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再见,老房子你好,村史馆

【2018-07-17】【来源:四川日报 侯冲庞峰伟】【字体: 】【颜色: 绿 【点击举报】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墙上挂满群众捐赠的各种传统农具

  

 

  巴州区大和乡界碑村村民捐赠的“耕云读雪”牌匾

  

 

  村民带着孩子来村史馆参观

  

 

  村史馆里的展品,有一个介绍物品历史、捐赠者的“身份证”

  来自巴中11个村的村史馆建设试验调查

  “462人次,新纪录!”6月22日18时,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龙台村,村史馆内依然热闹,村党支部书记焦国刚扯着嗓子报出参观人次数字。毕竟才建成3个月啊!

  去年,龙台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全面完工,以前的老房子复垦成耕地,曾经村史馆,把乡村的根留住了。”

  一场在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建设村史馆的试验正在大巴山深处悄然进行。为什么要建村史馆?该怎么建?建好后怎么管理?……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近日深入巴中市4个区县的11个村展开了调查。

  □本报记者侯冲庞峰伟文/图

  为什么建?

  村子搬了,留下念想,将老农具、红色文物、民间艺术集中展示

  “老李,倔得很!”指着一把带着泥土的锄头,焦国刚回忆起动员贫困户李家俊搬迁的事。

  年近60岁的李家俊原先住在半山腰,守着几亩薄地熬日子。“死也要死在这里!”面对动员搬迁的村干部,李家俊最初很抵触。“他总觉得,老房子没了,魂就没了。”焦国刚说,不少贫困群众想搬新房,但为了“留念想”不愿拆旧房。

  如何让搬迁户打开心结?村史馆成了最好的钥匙。当得知自己用了几十年的锄头、镰刀,能放进村史馆展览时,李家俊逐渐接受了“建新拆旧”的现实。

  龙台村村史馆以村委会闲置房屋改造而成,馆内陈设朴素,锄头、风箱、犁头、锤子等农具错落有致摆放。展厅墙上,是图文展示的村落沿革、名人乡贤、古迹遗址、新村新貌。

  “如果没有村史馆,再过几十年,谁还记得曾经的村子和历史呢?”焦国刚认为,村史馆延续了这个有上百年历史村子的生命,让它不至于隔断。

  龙台村的“农耕文化”、金碑村的“茶文化”、鹦哥嘴村的“红军文化”、火花村的“根雕文化”……记者走访的11个村,每个村史馆各有特色。

  通江县民胜镇鹦哥嘴村村史馆陈列了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打草鞋的圆齿耙子。“还没我的时候,父母就用这个耙子给红军打了几百双草鞋。”77岁的捐赠村民罗太秀说,每一双草鞋红军都给了报酬,“希望后人看到这只耙子,能忆苦思甜,珍惜现在。”建村史馆,不少散落在村民家中的红色文物得以收集起来,面向公众展示。

  “巴中皮影,民间称‘皮鞑鞑戏’‘皮影儿戏’或‘灯影儿’。”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村史馆里,当地新乡贤、皮影艺人张道阳领着来访者参观。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几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兴致来了,张道阳随手拿起展示的皮影表演起来。生动的皮影造型、乡土味十足的唱词、活灵活现的表演……场馆不大,人不多,但大家都沉醉在传统艺术的魅力中。“如果没有村史馆,村民想看到皮影表演可不容易。”书台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感叹。

  张道阳还经常在村史馆与村民“摆龙门阵”,讲山乡里的德孝故事。几次下来,村民王大军受到触动,改变了对老母亲的冷漠态度。

  “村史馆虽小,价值却大。”在平昌县白衣镇长岭村第一书记赵治坚眼里,村史馆就像一块磁铁,有意想不到的吸引力。

  春节时,长岭村村史馆里的几张新老照片,让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靳东差点流泪:一张是20多年前,破旧的村小学里,他的几个小学同学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另一张是如今的村庄,村道宽敞,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上课。“这两年家乡各方面发展都快,赚钱的机会多了。”从受触动到行动,靳东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养土鸡、种柑橘,起早贪黑地忙碌着。

  怎么建?如何管?

  建设资金、展品收集有难度,探索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好办法

  “起初有点想当然了。”平昌县青凤镇马垭村党支部书记张胜国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建村史馆是好事,大伙都支持,但想法落到行动上,遇到了不少困难。

  首先是图文资料收集难,有价值的实物征集更难。马垭村村民保存有一块清代的匾额“望重儒林”,但村民并不愿意拿到村史馆,只得仿造一块。

  资金成了拦路虎。“闲置房屋变村史馆,得进行一些改造吧,再添一些台子放展品,再把图片文字弄上墙,这些动辄好几万元,村里很难负担得起。”张胜国说。

  “除虫,就在书旁放几片干瘪的烟叶;防雨,就在屋子顶棚上加一层编织布。”巴州区大和乡界碑村用土办法保护村里的十几本古籍,深褐色的书页受潮,就像一块海绵。

  村史馆的管理困境也开始显现。“建了不让看,有啥用!”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民陈正雄去过两次村史馆,每次都锁着门,心生埋怨。“的确很难做到每天开门。”村委会主任王成春觉得委屈,因担心展品丢失或被破坏,自己不在村委会办公时只能把村史馆锁上。

  “这些,都是探索过程中的共性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巴中市市长何平介绍,一次次进村调研,与搬迁群众坐一条板凳谈心,工作组了解到这些问题,并开始有针对性地解决。

  今年初,此项工作被写入巴中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进行了周密部署。如今,巴中形成了由市文广新局牵头督促指导,各区县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区县规划住建部门负责村史馆的建设规划,区县文化部门负责指导各乡镇、村完成陈列布展的推进机制。“不管怎么探索,都不能增加贫困群众负担。”何平表示。

  点位如何选择?南江县综合考虑村落历史文化、辐射能力、未来效果等因素选定。副县长杜晓莉介绍,村史馆建设一般由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住建局负责指导建设,文广新局负责指导布馆。选址上,有的村史馆建到聚居点的文化阵地中,有的利用村民旧居、村小学闲置教室或村委会闲置办公房建设。

  是否每个村都要建?巴州区认为,无论村史长短,都应该建,“让价值发挥到最大”。南江县则表示,该县北部山区面积大,人口稀少,可以考虑两个村合建一个。通江县则倡导多村联合共建村史馆。

  资金如何解决?巴中将村史馆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套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同时整合了传统村落保护等专项资金,还积极争取到一些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资金。

  重要展品如何保护?巴州区出台规定: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建设的村史馆,所收集的文物需先经区文物局定级,达到一定级别后由文物局进行保护。

  日常由谁管理?“我们准备确定公益性岗位,聘请贫困群众对村史馆进行维护和保护。”巴州区区长杨波表示。南江县则计划招募当地村小教师和热心村民参与村史馆管护。

  怎么发展?

  串联旅游景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营运,助力村民增收

  6月20日晚,巴州区梁永镇宏福村党支部书记唐俊邀请村民罗志明到家吃饭。“村史馆建起后,来村里参观的人渐渐多了。现在村里没有农家乐,接待能力弱,留不住客。”唐俊盘算,如果有厨师经验的罗志明能把农家乐搞起来,游客进村能玩、能吃,离开时还能带一些土特产回城,群众也可增收。

  巴中提出,不仅要在基础条件较好、地域文化气息浓郁、以旅游产业为主的传统村落建设一批村史馆,还要将其与知名景点串联,开发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带动搬迁群众增收。

  再过两个月,通江县诺水河镇碗厂沟村村史馆就将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将是该镇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一环。”通江县县长王军介绍,碗厂沟村距离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仅10公里,碗厂沟村200多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将为游客再增一道“人文风景线”。

  “姓李的村民种脆李,村史馆里展示李、宣扬礼,这就是一个旅游卖点。”化成镇长滩河村村史馆前,巴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莫昱超向几个乡镇考察人员介绍,建有李姓宗祠的长滩河村李姓村民居多,又种植大量脆李,通过村史馆建立连接,既满足游客采摘游的休闲需求,又满足了姓氏寻根的精神需求。

  单个村史馆,吸引力有限,那10个呢?50个呢?平昌县副县长陈雪梅一直在思考,“我们有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果几十个村史馆能有机结合起来,将加快各景区景点连点串线、连线成片,旅游吸引力大增,村史馆的价值也将被成倍放大。”

  巴中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探索引导社会资本通过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村史馆的管理和运营。

  “最近在琢磨咋个让它产生收益。”程兴文是宏福村致富带头人,也是村史馆表扬的“企业名人”,他打算入股村史馆,初步想到一条运营路子:不卖门票,游客参观村史馆后发朋友圈集赞,买合作社的农产品可打折。

【编辑:王刚】【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 巴州民生
  • 旅游美食
  • 招商引资
  • 文化教育
  • 居家房产
  • 健康卫生
村企“联姻”壮大集体经济 村民增收日子有奔头”村企“联姻”壮大集体经济 村民增收

村企“联姻”壮大集体经济 村民增收日子有奔头

真人版“猫”和“老鼠”!创新玩法让城市近郊游更火热”真人版“猫”和“老鼠”!创新玩法让城

真人版“猫”和“老鼠”!创新玩法让城市近郊游更火

余斌赴广东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余斌赴广东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余斌赴广东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平梁小学:落实“双减”提质量 作业展评促成长”平梁小学:落实“双减”提质量 作业展

平梁小学:落实“双减”提质量 作业展评促成长

修建老宅需要申请吗?一户多宅怎么处理?”修建老宅需要申请吗?一户多宅怎么处理

修建老宅需要申请吗?一户多宅怎么处理?

预防冬春流行病 市中医院专家为您支招→”预防冬春流行病 市中医院专家为您支

预防冬春流行病 市中医院专家为您支招→

  • 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3 WWW.SCBZXW.CN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
网络谣言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827-5227307 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 信函地址:巴中市巴州区西华街2号
设计制作: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27-5188176 投稿邮箱:bzqxwfb@163.com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公安备案号:51190202000144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261017479@qq.com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巴州新闻网网络信息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电话:0827-2225190